南瓜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系统流小说xitongli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ps今天开始和起点大佬同台pk,需要各种票票。我本人本来是不大喜欢求票的,不过,相当那些大佬们,南瓜大爷确实算得上弱小!书友们支持一把。
如果要问这样一个问题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!
这几十年来,有那几样东西不但没有涨价,还降价了?
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,没有生活阅历的,肯定回答不了这个问题。
80年代开始,我们国家就已经初步的解决了吃饭的问题。
我们需要感谢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的政策,另外一方面,同样要由衷感谢那一位“老农民”袁隆平!
袁大爷的杂交稻让70年代前的每亩三四百斤的产量,突然提升到了亩产1000来斤。
国家的几亿人口一下子就“饱”了
这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们来说,袁隆平就是我们的“恩人”!
米的价格,就算是到了2019年,国家的收购价格也只有一元左右一斤。
如果你要说比起86年7毛多的价格来说,没有降,那么我们找另外一样东西来继续说。
自古以来,在信息不流通的情况下,朴素的老百姓对物价就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衡量。
简单来说,就是用鸡蛋作为参照物,对猪肉,鱼类有一个大概的估价。
老一代的人都知道,到了一个新地方,上街买东西,先询问一下鸡蛋的价格。
等鸡蛋的价格确定后,按照“鸡蛋肉价”来进行估算其他的价格。
比如,鱼的价格,就是肉价的两倍。
山珍海味,大概又是鲜鱼价格的两倍。
自唐宋以来,莫不是这样。
鱼为什么可以是肉价格的两倍,就牵涉到了鱼的养殖特性。
千百年来,鱼都是野生的,它不像猪牛羊,早就被人们驯化了。
鱼类,包括中国各地的青、草、鲢、鳙四大家鱼,在1958年以前,都从来没有人工繁殖成功过!
所以,自古以来,桌上面摆的鱼类都必须是野生的,或者,渔民捕捞到野生鱼苗后在池塘里喂养的,算不上“驯化”。
当然价格居高不下!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